-
刘长红
刘长红,广东省强化研磨高性能微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肥高效利用及太阳能智能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2009年至今任职于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现任广州大学广东省信息处理与传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平台核心成员,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成员,广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理事,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
-
曾艾兰
曾艾兰,男,1971年12月生,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主持负责多项灌溉机械示范推广项目基地的具体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灌溉机械项目示范基地的具体建设及水肥农作物栽培试验
-
萧金瑞
萧金瑞,实验师,1988年3月生,男,汉族。现任广州市金属材料强化研磨高性能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强化研磨高性能微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肥高效太阳能智能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太阳能智能灌溉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市工信委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平台核心成员。长期从事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及可靠制造、智能节水灌溉机械等方面的研究,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
-
李萍
李萍,女,博士,讲师。现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副主任,广东省强化研磨高性能微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肥高效太阳能智能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太阳能智能灌溉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市工信委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平台核心成员。长期从事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制造,表面工程技术及应用,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发表SCI及EI 论文15余篇,影响因子总和超过20;参与“摩擦与润滑”方面的专著编写;参加国内国...
-
王锐坤
王锐坤,博士,广东省强化研磨高性能微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金属材料强化研磨高性能加工重点实验室讲师,2017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系,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纳米晶金属材料制备与表征、金属腐蚀电化学方向,及高碳奥氏体耐热钢的耐晶界腐蚀性能优化应用。在工程防腐领域国际著名期刊Corrosion Science,Applied Surface Science,及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等发表学术论...
-
庾在海
庾在海,副教授,1964年6月生,男,汉族。长期从事先进技术制造及磁悬浮、智能节水灌溉机械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市级和校级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等科研课题10余项;多次指导学生创新项目和其它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奖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多篇,...
-
郭青
郭青,高级工程师,1966年出生,女,汉族。现任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室高级实验师,广州市企业标准化专家、广东省企业清洁生产审师。研究方向:机械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控制仪表与控制装置、电工学、汽车构造、汽车运用性能等13门主干课程与实验,并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负责企业创新创业类项目3项,并获江西省新产品成果二等奖,主持或参加省...
-
胡一丹
胡一丹,副教授,研究领域: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及应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研究。主要业绩:1、教学主讲《工程材料》、《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2、近几年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稀土在硅锰铸钢件上的应用,热加工工艺,2007-05;渗碳齿轮钢残余内应力的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8;提高中碳马氏体耐磨铸钢强韧性的研究,2007-06;稀土硼复合变质对马氏体硅锰铸钢强韧性的影响,热加工...
-
戴杰涛
戴杰涛,博士后,广东省强化研磨高性能微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金属材料强化研磨高性能加工重点实验室讲师,主要从事机械机构设计、智能制造和工业机械(冶金机械)力学行为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4项,市局级项目及企业产学研横向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申请专利10多项。兼任任广州市金属协会理事、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广州JFE钢板...
-
邓武
邓武,副教授,研究领域:机械结构仿真分析。近几年科研成果:参与863项目子课题“6.3米盾构数字样机仿真”参与广东省科技厅项目“机械产品综合性能设计建模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9参与广州市科技局项目“基于协同平台的起重机械创新设计系统”参与广东省科技厅粤澳合作项目“电动汽车创新开发平台”,排名第18参与广东省科技厅项目“E-CUV电动轿车轻量化车身研发与产业化”,排名第3获实...
-
戴新
戴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计量仪器与标准化,计算机辅助测试与仪器仪表,1990.07-至今在广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任教。教学方面主讲课程包括:机械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虚拟仪器程序设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负责机电工程系公差实验室及测试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科研成果包括在计量与测试技术、国外电子测量、测试技术学报、起重运输机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电子质量、实验科学与技术等期...
-
游思坤
游思坤,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模具技术、产品创新开发技术、先进制造技术、CAD/CAM/CAE技术、计算机仿真,1996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模具技术、产品创新开发技术、先进制造技术、CAD/CAM/CAE技术、计算机仿真。在精密加工制造领域、产品创新设计开发方面开展了多年的科研教学工作。发表论文30多篇,专利20余项,发明专利3项,参与承担项目20余项。荣誉及奖励:机械产品综合性能设计建模的理论、...
-
刘镇章
刘镇章,博士,工作经历:2011年4月至今,广州大学,专任教师,累计参与8个科研项目,累计发表文章10余篇。学术、社会兼职:澳大利亚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联合博士导师(co-supervisor)。研究领域:机器人主动嗅觉,昆虫行为的机器人建模,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机械系统。主要荣誉:研究成果“小型气味探测机器人”在澳大利亚《Advertiser》,《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7月2日,第06版)
-
李爱社
李爱社,1993年获得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流体控制技术、流体力学建模仿真分析、智能物流系统的数学模型机建造、超真空技术、高频耐磨技术、VOC治理技术等,在流体控制技术,高频耐磨技术等领域具有二十几年的教学及现场应用经验。研究方向:流体传动与控制,流体力学仿真,过程控制,智能物流技术,VOC’s治理技术等。荣誉及奖励:1987-1988 华东石油学院优秀青年教师1994-1995 “华南教坛新秀”学术及科...
-
周琰
周琰,讲师,女,1990年,籍贯湖南常德,2017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积累学习了摩擦学相关理论和实验经验,目前主要从事摩擦学的研究,从材料学和摩擦学结合的角度,分析表征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界面损伤行为,揭示了摩擦损伤机理,累计参与5个科研项目,累计发表文章7篇,专利1篇。研究方向:轮轨滚动接触摩擦学及其材料组织损伤表征
-
安大伟
安大伟,讲师,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压电作动与超声研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为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累计发表论文3篇,专利1篇
-
刘昕
刘昕,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女,汉族,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为广州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教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个人理事、高级UI设计师、创新设计方法培训师。研究方向主要有人机工程学、交互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发表论文被SCI检索6篇,EI检索4篇,中文核心7篇;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工业与信息化部纵向课题2项、863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项目2项;获得设计类奖项10余项;多次...
-
吴青凤
吴青凤,实验师,1979年11月生,女,汉族。现为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广东省强化研磨高性能微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师。机械原理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机械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团队成员。长期从事机械振动、机构创新、机械设计和液压等实验方面的研究,参与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州市金属材料强化研磨高性能加工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验收等,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及其它省市级...
-
李东炜
李东炜,实验师,1984年2月生,男,汉族。长期从事机械精密制造,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广东省部产学研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6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篇,申请和获授权国家专利6件